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七章 索要好处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单价很有可能超过三亿绿币。

    果真如此,那么采购F-22A反到更加划算。

    至于出售F-22A,原则上没什么问题,毕竟白象算得上是花旗的友好国家,而且与花旗没有利益冲突。

    问题出在价格,以及采购方式上。

    在与洛马公司的谈判中,白象坚持要在本土制造F-22A,而且国产化比例要超过百分之八十。这就意味着,除了发动机与雷达等主要航电设备之外,其他的所有零部件都要在白象生产。虽然在谈判当中,白象也表示,可以采购一批整机,但是数量不会太多,最多不超过三十六架,而且采购整机的主要目的是让部队提前熟悉与掌握新式战斗机,为将来的大批量装备打下基础。至于采购价格,白象开价极低,即不包括配套弹药在内的整机采购价格不得超过两亿绿币,而包括生产线在内的,不少于三百架的组装生产授权不高于三百亿绿币,合同总价格必须控制在三百五十亿绿币之内。按照这个标准,即便把采购发动机、雷达等白象无法自产的设备全都算上,白象只需付出不到六百亿绿币就能获得三百多架F-22A,单价甚至比花旗空军都要低。

    显然,别说花旗当局,连洛马公司都不会答应这样的条件。

    此外,扶桑参与了F-22A的恢复生产,占有半数股权,因此是否授权给白象生产,以及用多少价格出售生产许可,扶桑有否决权。价格合理的话,扶桑不会反对,而明显是赚不到钱的买卖,扶桑自然不会答应。

    不止是F-22A,在F-35A的采购谈判上,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即白象开价极低,要求却极高。

    这样的买卖,显然是谈不成。

    在此期间,花期国防部多次出面协商,提出了替代方案,比如向白象转让F-15S的生产许可。可惜的是,白象对这种所谓的最先进的第三代战斗机毫无兴趣,还提到,如果是这样,还不如购买伊万国专门为白象打造的Su-35MKI。此外,高卢的“阵风”也不错,至少不存在装备体系的问题。

    当时,唯一能够谈拢的,也就只有三十六架EA-18G的采购合同了。

    因为需求数量太少,所以白象没有要求进行本土生产。唯一的问题就是价格,即白象提出的目标价格与波音公司开出的最低单价有接近一亿绿币的差距。谈判还在进行,只是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能谈成。

    除了战斗机,在其他方面,白象也需要花旗的援助。

    比如。白象一直在谋求建造大型航母,却存在根本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虽然伊万国都次表示愿意跟白象合作,甚至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但是在“维克拉马迪亚”号之后,白象显然对伊万国的提议不感兴趣。更重要的是,随着华夏的002型航母提前入役,白象海军也是水涨船高,明确提出需要的是配备弹射器的常规航母。结果显而易见,能够帮助白象建造常规航母的只有花旗。

    只是,问题一样,钱!

    早在数年前,花旗当局就通过一名军事顾问向白象提出,只要白象能够解决建造能力上的问题,花旗就愿意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而且价格不会太离谱。问题是,白象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建造能力的问题。要知道,那艘排水量只有四万吨的中型航母,白象建造了十多年都没有能够完成。

    白象本国没有这样的造船实力,也就只能从花旗进口。

    这下,价格问题就无法避免了。

    按照花旗当局提供的评估报告,如果在花旗建造一艘八万吨级的大型航母,算上设计费用在内,总造价不低于五十亿绿币,而且只是造价,还没有包含像弹射器、雷达等电子设备在内的附加设施。如果把这些全都算上,以及不少于五十架的舰载战斗机,白象至少要为这艘航母投入一百二十亿绿币。

    显然,这是白象无法接受的价格。

    可见,白象一直没有从花旗大规模采购军火,不是说花旗的武器不够先进,也不是白象不想获得先进武器,而是根本买不起。其实,白象对从花旗采购的C-17运输机与P-8I反潜巡逻机很满意,也多次提出再次购买,只是同样因为价格上的问题,才一直没有跟花旗签署采购合同。

    白象当局在这个时候,以军事援助为名,提出了军备采购项目,显然是在利用当前的局势向花旗施压。

    问题是,军火买卖涉及到军火企业,别说是克雷格,即便是特鲁尼也没有决策权。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