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6章:超级教练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而李长庚得分的过程根本就是从刚刚雷蒙的动作中剽窃过来的。如此,根本就是对雷蒙最明白不过的挑战。

    这下不只是耿向志,场上、场边的球员、场外的观众、电视机前的中国球迷都看出端隙来了。耿向志无力的拍着自己的脑门,心中暗叹一声:“真是长庚,非得做得这么明显吗?”

    而作为被挑衅的对象雷蒙有什么反应呢?闷哼一声,急停、转身,后仰投篮,篮球稳稳的落入篮筐。

    再明白不过的回答:要挑战李长庚,那就来吧。

    “真是白痴!”雷蒙的反应让司马神机叹息一声,“竟然和一个长庚较上劲了。”虽然如此,但他手中的篮球还是传给了李长庚。

    闹就闹,可是不准输!

    当然不会输,同样是后仰,但篮球却穿过澳大利亚防守队员人缝中,塞到了内线的宋刘铭手中,宋刘铭篮下轻松的送球入筐。

    差距再一次回到十五分。

    正如耿向志意料的那样,李长庚懂得把握其中的分寸。这毕竟是一场非常重要的比赛,不可能任由自己和对方展开无休止的一对一对决。李长庚以行动将对决引向另一个方向:这场比赛的胜负,双方十五分的比分差距。

    完成这次进攻后,耿向志微笑着点点头,司马神机却是长嘘一口气:这个浑球总算还没有走火入魔。

    随着李长庚的转变,场上的比赛变成了双方的拉锯战,比分始终在十五分和十六分之间徘徊。随着司马神机一个压哨球,上半场最后的比分最后定格在59:44。

    对手是上届冠军,十五分的优势、五十九分的半场得分,这样的表现让任何一个球迷来评价都称得上是完美表现。

    五十九分,中国篮球在世界赛场上有多少次整场比赛都没有这样的得分!一个优秀教练的作用有多大?

    耿向志的国青队告诉你答案!

    而十五分的比分差距也将雷蒙第二节的努力付之东流,他和李长庚的对决在实质上已经输了一局。

    下半场开始,耿向志再次让所有的人跌破眼睛:李长庚、司马神机五名绝对主力都坐在板凳上,以五名替补球员上场。

    极力要在追平比分的澳大利亚在下半场开始发起了疯狂的进攻。而这边中青队却放慢了进攻的节奏、稳扎稳打,五名替补队员的表现竟然一点也不逊色于刚刚主力阵容。其实每一个中青队员都是各个球队出类拔萃的年青球员,主力和替补之间的实力可能根本可以颠倒来,而作为替补的原因可能就是他的技术特点不太适合耿向志的战术需求。

    当这些球员在板凳上被压抑了半场球员出场时候,他们有着比主力球员更加强烈的表现欲望、更加充沛的体力。他们短时间内发挥出来的威力,即使是主力阵容也有所不及。

    球场上中青队的表现再一次证明的耿向志的高明。

    下半场开赛两分钟后,主力队员陆续回到场上,而李长庚则再次被按在板凳上。

    在澳大利亚的紧逼下,中青队的连续两次失误让对手将比分乘机迫近到只剩下六分。澳大利亚的反攻的气势高涨。

    必须将他们的气势压制住,即使是普通球迷这个时候也看出其中的关键来。

    耿向志第一次将众人的想法反应在行动上,李长庚出场了。

    澳大利亚毕竟是世界强队,单以实力论他们确实高出了中青队一筹。上半场在耿向志出色的战术调度下,中青队一直变化的节奏让他们无从把握。一直十五分的分差使得他们在气势上被压抑得非常难受。而王牌雷蒙的出色表现也未能拉进分差更是对他们士气难以估计的打击。但中场休息的时间足够他们的教练将他们的心态调整过来。对于这些强队来说,一旦出现追近比分反败为胜的希望,他们所能够爆发出来的战斗力绝对超过普通人的想象。

    六分的差距足够澳大利亚队员看到胜利的曙光。时间还有一节多的时间,六分差距算什么。

    此刻正是澳大利亚反扑最厉害的时候,如果不能在这里将对方的气势打下去,这场比赛中青队必输无疑。

    对中青队来说,现在才是最关键的时候。

    这个时候将李长庚派出场显然对他寄寓了重大的希望。当所有的球迷、观众目光都将集中在他身时候,这实质上也是将一副重担担在了他肩上。

    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可以承受这么多期望吗?

    央视解说顾问马克这个时候的解说词是:“耿向志这是真的将李长庚当作球星来用了!”耿向志就真的这么有信心吗?还是他根本也是在赌?其实马克心中还存在这样的疑问没有说出来。

    不过球场上的局势并没有让他的一问持续太久,上场后的李长庚三分线外突然一个长抛,篮球直吊对方篮下,司马神机高高跃起,抓起命中的篮球重扣入框。

    命中接球扣篮!

    “命中接球扣篮!漂亮,实在是太漂亮了!”央视解说顾问的喝彩声的让每一个正在播放直播的电视机音量好似骤然间增大。狂喜的情绪似乎感染了每一个正在收看转播的球迷,“太漂亮了!”电视机前挥拳喝彩的球迷不计其数。

    篮球赛场上,最精彩进球方式是什么?毫无疑问,是扣篮!那雷霆万钧、欲将篮筐砸烂的气势和力量绝对是篮球比赛中对最具视觉观赏性的一幕最能够调动观众情绪、鼓舞球队士气的扣篮是什么?那绝对应该是命中接力扣篮!

    就像刚刚李长庚、司马神机这个扣篮!

    球场的气氛、观众的情绪、队员的士气因为这一球顷刻间无不高涨起来了。这就是耿向志所希望看到的效果。就想耿向志所看到的那样:李长庚拥有别人无法企及的阅读比赛能力。他知道这个时候应该做什么,因此他选择了最具效果的方式!

    将他当作球星使用吗?废话,自耿向志以他为战术核心的时候,李长庚就已经是耿向志心目中的王牌球星。这还有什么怀疑的吗?

    赌?或许吧,不过他赌赢了不是吗?

    一记灌篮就将中青队因为失误给对手连续追分带来的压力彻底扫除。中青队重新焕发出高昂的士气。而且因为战术核心的归位,犹如完成了画龙最后的点睛一笔,中青队好似整个重新复活似的,重新焕发出巨大的攻击力。

    而对于澳大利亚队来说,他们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追近比分赢得比赛的炽热的求胜心在这个时候胜过了一切。强队毕竟是强队,在这种关键时刻他们的心理韧性绝对超过了一般人的想象。如果倒过来,中青队是否也能够如他们一样继续保持旺盛的求胜心呢?殊未可知!

    所以耿向志竭力不让中青队面临那样的境况。

    中青队上下一心,澳大利亚队众志成城,八分的差距,二十分钟的剩余时间,球场上的比赛进入了白热化的程度。

    比赛到了这个时候才是真正的实力对抗。

    士气高昂的澳大利亚队重新展现出了他们作为世青赛冠军的强大实力,整体精妙的配合、准确的投篮、对篮板球超强的控制能力、内线争夺中更懂得发挥身体力量的优势。

    而中青队,速度是最大的优势,快速、灵活、准确,融合在耿向志战术中再次重现了中国篮球独树一帜的风格。

    这场比赛绝对是亚洲篮球和欧洲篮球的一次实力的硬碰硬的较量。代表这亚洲篮球最高水准的中国队第一次具备了和欧洲强队较量的实力――虽然澳大利亚还不属于欧洲!

    所谓的实力,并不是指球队的绝对实力,而是球场上双方各自上场比赛的五个球员展现出来的实力。这其中包含了球员的个人实力、教练的战术、比赛中的实际发挥。

    火星撞地球,谁胜谁负一切有实力来说话!

    比赛演变到这种情况绝对是赛前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什么时候中国篮球具备了和欧洲篮球叫板的实力?

    就是现在!

    球场上的如火如荼的比赛,白热化的场面,你来我往交替得分的赛程无不告诉观众: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比赛。

    而注视这场比赛的NBA球探们对于眼前这场比赛中展现出来的一切讶然惊奇的同时,更加欣喜比赛双方他们所关注队员的出色表现。

    宋刘铭的禁区外的投篮不进,澳大利亚队员抢下篮板,长传准备快攻。命中一只手将球截下!

    快攻,有那么容易吗?

    李长庚!

    篮球赫然落在李长庚的手中,他什么时候出现在那儿的?

    李长庚没有留给别人惊讶的时间,他已经开始进攻了,加速、急停、转身、冲入篮下、跃起、命中横移、篮下倒勾,“碰、唰!”两声迥异的声音后,篮球打板反弹后穿过篮筐轻轻的落下。

    李长庚进攻的时候,司马神机、宋刘铭就在空位,但这次他并没有传球。而且以他自己的身高,突破冲入篮下进攻实在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但他就这样做了。没有任何道理可言,他就是这样将篮球送入篮筐了!

    普通的常识在这里完全解释不通,在这激烈的比赛氛围中,根植于李长庚细胞深处的进攻欲望是任何战术和常规都无法束缚的。

    而这个时候,耿向志就是需要这种不讲任何道理的进球。

    这种进球才是对对方士气打击最大的!

    但是并不是每一个球员都可以如李长庚般任性的进攻,换做其他球员可能耿向志就要考虑将他换下了。

    耿向志不是一个迷信球星的教练,他相信球星比一般球员更加能够发挥战术威力的球员。但如果球星不懂得将自己融入战术中,是没有可能取得好成绩的。那种所谓的球星,在他的球队是没有任何位置的。但同时,他也不是一个固执于战术教练。在赛场上,他给了球员极大的自由。譬如他默许李长庚任性的挑战雷蒙。他虽然不迷信球星,但他同样不会忽视出色球员在比赛中的作用。一个球星的出色发挥,有时候确实可以改变比赛的结果。

    就像李长庚刚刚那样超脱于战术范围的即兴演出,有时候确实能够收到意外的效果。但凡事有利必有弊,就像一把双刃剑稍有不慎伤到的可能就是自己。如果刚刚那样的进球没有进,士气受到打击的则将是中青队自己。

    现在的这支国青队中,能够驾驭这把双刃剑的,在耿向志的心中或许就只有李长庚一个人。司马神机、李正同样是李长庚横溢的球员,实力绝对不会输给李长庚,论名气和大赛的经验,更不是李长庚可以匹敌的。但就像他们不能成为球队的战术核心一样,他们的天赋和性格决定了他们在战术的框围中才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出他们的实力。换句话说,他们的篮球IQ还没有达到李长庚那种层次。

    所谓可遇不可求的李长庚,总是有些特别之处的。

    在耿向志所有见过的球员中,阳劭或许另一个有着这样潜质的李长庚。但是否能够将潜质转化为实力,那还得看日后在训练场上能够付出多少努力。

    就现在而言,耿向志的心中还找不到可以媲美李长庚的存在。他的优秀是唯一的,所以他的特权也是唯一的。

    李长庚进球后,司马神机兴奋的冲上去搂着兄弟的脖子,一点也没有“被长庚抢了风头”这样无聊的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